当前非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
--近10年中位数
--2016 | 2017 | 2018 | 2019 | 2020 | 2021 | 2022 | 2023 | 2024 | TTM(十二个月) | |
非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(元) | -- | -- | -- | -- | -- | -- | -- | -- | -- | -- |
非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(非IFRS净利润)是企业根据自身特点,排除一次性、非现金或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后计算的盈利指标,旨在更好地反映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。
1. 非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通常会排除的项目包括:股权激励费用、无形资产摊销、商誉减值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、一次性重组费用、收购相关成本等。
2. 香港上市公司,尤其是科技类企业(如腾讯、阿里巴巴、小米等),经常披露非IFRS净利润,以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其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趋势。
3. 非IFRS净利润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(IFRS)计算的净利润的差异,反映了公司非经常性或非现金项目对报表的影响程度,差异越大,这些项目的影响越显著。
4. 投资者在分析非IFRS净利润时,应同时关注公司对该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调整项目,不同公司可能采用不同的调整方法,影响指标的可比性。
5. 当非IFRS净利润显著高于IFRS净利润时,投资者应关注公司排除的项目是否真的与核心业务无关,或者公司是否通过该指标美化业绩。
6. 对于持续进行并购的公司,非IFRS净利润可能会排除并购产生的商誉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,这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原有业务的盈利能力。
7. 对于股权激励较多的科技公司,非IFRS净利润通常会排除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费用,因为这些费用是非现金性质的,且与实际经营表现关联度不高。
8. 虽然非IFRS净利润有其参考价值,但投资者仍应以国际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为主要评估指标,并将非IFRS净利润作为补充分析工具。